胡纯栋,男,1963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在等离子体所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1987 年开始一直从事离子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双潘宁离子源、微波离子源、金属离子源和射频离子源的研制工作。
办公电话:0554-65593146
电子邮件:cdhu@ip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大功率离子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中性束注入加热和诊断研究;核科学与应用技术。
教学工作:
主要从核科学与技术、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研究生教学工作,主讲《大功率离子源》、《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合材料概论》、《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等课程,主持或参加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及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科研工作:
承担了国家计委“八五”攻关,200KeV 离子束生物工程装置的研制,承担了国家计委“九五”攻关,高能离子注入器的改造等任务,并承担了国内第一条单粒子束束线的物理设计。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在德国马普等离子体所NBI 课题组,从事离子源和中性束物理的研究工作。2004年至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通用原子公司 DIII-D 装置上进行中性束的研究工作。2009年至2013年承担国家发改委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强流离子源稳态运行的关键技术与物理问题研究。现后承担国家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三项。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发改委,基于煤基固废制备KEP注浆材料研究, EAST辅助加热系统工程NBI分项目,主持;
[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强流离子源稳态运行的关键技术与物理问题研究,主持;
[3] 科技部ITER-973,EAST长脉冲高功率NBI的关键技术,主持。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Hu Chundong; Xu Yongjian; et al ; Thermal analysis of EAST neutral beam injectors for long-pulse beam operati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20(4): 45602-45602.
[2] Xie Yahong; Hu Chundong; Wei Jianglong; et al ; First results of negative ion extraction with Cs for CRAFT prototype negative beam source,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23(1): 012001.
[3] Xie Yahong; Hu Chundong; Jiang Caichao; et al ; Design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of beam return on of high power ion source,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21(10): 105601.
[4] Lizhen Liang; Chundong Hu; Wei Liu; et al ; First result of CRDS system with cesium operation for radiofrequency negative ion source test facility at ASIPP,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21, 166(2021): 112266-112266.
[5] Wei Liu; Chundong Hu; Lizhen Liang; et al ; Progr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for negative ion source based neutral beam injector prototype at ASIPP,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21, 165: 112257.
发明专利:
[1] 离子源进气实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2006年;
[2] 一种水流开关,发明专利,2007年;
[3] 梯度极电源大功率风冷电阻,发明专利,2010年。
个人荣誉: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学术兼职:
[1] 安徽省核学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加速器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