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工作

2023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联合培养硕士

浏览:20    发布时间:2023/2/18    作者:系统管理员

一、概况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以下简称“能源研究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牵头组建,聚焦磁约束聚变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智慧电力电网四大研究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为我国能源安全、国际能源技术发展以及解决人类能源终极问题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能源研究院设有氢氨能源、中子技术、超导技术、先进波源、智慧电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深地科学与工程中心等八个研究中心,依托中心组建团队开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

为更好服务安徽省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三地一区”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源研究院依托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双方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科教产协同育人模式。

 

二、培养目标

围绕能源研究院重点研究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专业技术领域产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招生专业及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表)

1.招生学科、专业

博士研究生: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学位)、机械工程、机械(专业学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电气工程、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2.招生人数

2023年招生人数拟为:硕士研究生125名,博士研究生34名。

 

四、联合培养方式

1.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单位为安徽理工大学,达到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条件由安徽理工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2.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制按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规定执行。

3.联合培养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在安徽理工大学完成。其他培养环节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完成。

 

五、奖助政策

全日制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学制期间正常享受国家、学校的奖助政策(详见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六、联系方式

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

联系人:朱老师联系电话:0554-6631531  18605545773

Email:yszhu@aust.edu.cn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0551-65594527  18919694261

Email:wujun@ie.ah.cn


 

安徽理工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能源研究院联合培养)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361  系所码:018

单位:合肥高等研究院(能源研究院联合培养)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25人(暂定)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代码)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袁亮 院士

薛生 教授

刘泽功 教授

唐春安 教授

华心祝 教授

徐良骥 教授

聂士斌 教授

穆朝民 教授

陆伟 教授

杨科 教授

冯汉升 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9安全学原理

安全系统工程

不接受同等

学力考生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085702)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9安全学原理

安全系统工程

不接受同等

学力考生

机械工程(0802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李建刚 院士

郭永存 教授

宋云涛 研究员

王传礼 教授

沈刚 教授

朱延松 教授

陈清华 教授

胡纯栋 研究员

周超 研究员

冯汉升 研究员

秦经刚 研究员

刘本田 研究员

刘海庆 研究员

崖华青 正高工

张启勇 正高工

沈洁 副研究员

孔德峰 副研究员

张展 副研究员

高鹏 副研究员

韩厚祥 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7机械设计

工程力学

不接受同等

学力考生

机械(专业学位)(0855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7机械设计

工程力学

不接受同等

学力考生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梁立振 副研究员

钟国强 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8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085407)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梁立振 副研究员

钟国强 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8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电气工程(0808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丁立健 教授

周孟然 教授

苏建徽 教授

吴红斌 教授

向念文 教授

郑晓亮 教授

刘华军 研究员

刘本田 研究员

邓二平 研究员

吴定国 正高工

王佳宁 教授

张寿彪 副研究员

陈龙威 副研究员

沈洁 副研究员

孔德峰 副研究员

张展 副研究员

叶扬 副研究员

杜燕 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2电路

单片机应用技术或模拟电子技术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

(085801)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2电路

单片机应用

技术或模拟

电子技术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张寿彪 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9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或单片机应用技术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闵凡飞 教授

李文志 教授

刘令云 教授

张卫新 教授

罗广南 研究员

毕文团 研究员

陈长伦 研究员

徐晨曦 教授

方世东 副研究员

孟献才 副研究员

徐伟 副研究员

金环 副研究员

刘小川 副研究员

戴超 副研究员

庆绍军 副研究员

王纪超 副研究员

黄海舰 副研究员

范小明 副教授

黄素贞 高工

李文明 助理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9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专业综合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085601)

00(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p style="list-s